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自然力量,能瞬间吹翻“东方之星”号这样一搜两千余吨巨轮,造成了442人死亡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这场事故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极端大风袭击导致,也就是从这场灾难,“下击暴流”这个名词走进了大多数人的视野当中。
下击暴流是何方神圣?这名字听起来就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它的形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有着密切的关系。你可以把雷暴云想象成一个充满力量的拳击手,它的上升气流就像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出拳,而一旦云顶迅速崩溃坍塌,这股积蓄已久的力量就会瞬间爆发出来,形成一股强烈的下沉气流直冲地面,引起地面附近辐散性灾害大风(≥8级)。或者你可以把下击暴流接触地面的过程想象成猛然打开花洒的那一瞬间,喷涌出的水花强烈的冲击地面后向四周扩散。但是真正的下击暴流产生的强烈下沉气流,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威力巨大,是天气界响当当的大力士。我们常常提及的雷暴大风绝大多数都是由下击暴流引发的。
下击暴流个头不大(4米~40公里),但威力却不小,影响区域可以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引发的雷暴大风波及范围可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它的破坏力也相当惊人,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所到之处能造成农作物倒伏、树木折断、房屋倒塌、电信交通受损、甚至人员受伤或死亡等难以处理的后果。如果发生在水面上,还可能掀翻船只,导致非常严重的海难事故。“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特大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强下击暴流。而在航空领域,下击暴流更是声名狼藉的“空难凶手”。当飞机在起降过程中遇到下击暴流时,就会遭遇强烈的风切变,导致飞机航迹突变,如果飞行员应变不当,很容易发生坠机事故。有时候“大力士”们还会结伴出行,在一次强风暴系统中会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下击暴流,形成下击暴流群。它们有时候还组织接力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整个强风暴生命史中出现多个下击暴流群,覆盖范围超过上千公里,构成下击暴流簇。这种下击暴流群和下击暴流簇的出现会造成更严重的灾害。此外,下击暴流引发的雷暴大风往往并不是孤军作战,它常常与闪电、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结伴而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面对天气界“大力士”下击暴流的火爆脾气,我们该如何防御呢?首先,要未雨绸缪,提前关注所在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当出现强对流、雷电、雷雨大风等字眼儿时,就要提前做好防范的准备了;其次,要避其锋芒,在“大力士”来临时,往往黑云压顶、狂风大作,仿佛全世界都要被掀翻似的,这样一个时间段要尽量待在坚固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断电、避开使用电器等易引雷的物品;最后,如果是在户外,要随机应变,远离高大树木、广告牌等,及时寻找避难所,确保安全。虽然下击暴流威力巨大,但只要我们正确防范,几乎都能“化险为夷”。
天气复杂多变,我们的探索也从未止步。随着探测设备的升级换代、AI技术的全力发展、科学研究的深挖细掘和气象科普宣传及教育的深入人心,我们对灾害性天气的认知也将迈上新的台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精密的监测、精准的预报和精细的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前行,身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科学的引领下,更加从容地应对“大力士”的每一次重拳出击,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和谐共生。